筆帥:衣未改

我始终这么认为,《倚天屠龙记》的开首写得真好。

不敢说比得上《百年孤独》的那个遥远的下午,至少,比起《情人》那“备受摧残的面容”,那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金庸用他自创而娴熟的乾坤大挪移,转换大时空。而光阴流转中,每个人的宿命,却也安排得那么妥帖。郭襄一剑一驴走天涯,寻找在她十六岁生日时给她放烟花的他。好像有谁对她讲过时间转瞬即逝,在一生最年轻的岁月,在这样的时候,那时间来去匆匆。可终究,红颜鬓边霜雪留,余生独对青灯古佛。而她的徒孙灭绝师太,于情一概灭之绝之,参一生也参不透这条难题,与她的祖师相比,那是一代不如一代了。

这两天天气和煦。前一阵子还有风有雨,乍暖还寒。春夜挑灯,随手打开《倚天》的扉页。那是徐三庚刻的印“曾经沧海”。那时候年轻,一门心思地贪嚼热闹的故事,正眼也不会瞧这些印在扉页上的印章。曾经沧海,少年子弟江湖老,即便百般煎熬,终究觉得你最好。张三丰何尝不是如此。百年功力,百年修为,也无法化去那明眸皓齿的少女的容颜。

而《倚天》的最后一册,扉页刻的是清人鞠履厚的方印“可是当年人面”。全印密实,几不透风。人的年齿渐增,不会再是少年时的模样,回首前程,缅怀过去,总不免觉得往昔的一切都要比眼前的事美好。“不识张郎是张郎”,张无忌也不是从前的张无忌,周芷若也不是汉水舟中的少女,赵敏也不是那个心机缜密、权倾朝野的郡主,而殷离竟永远记挂着那个在蝴蝶谷咬伤她手背的一身狠劲的少年。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到底意难平。

金庸说他最爱小昭,每每念及她的结局都倍觉惆怅。我倒是很怜惜殷离,一辈子踏遍千山万水,寻寻觅觅,蝴蝶谷里到底是冷冷清清,那个人杳无踪影。这点倒与郭襄有点相像。郭襄遇山而止,而殷离?

张无忌起过同娶四美的念头。

他不需要曾经什么沧海,大海原本就是他的故乡了,小时候就跟爹妈和义父住在一座私家岛屿里,每天面朝大海。有一回带着赵敏、芷若、殷离、小昭出海旅行,但背时得紧,殷离辞世,小昭远走波斯,赵敏与芷若,张无忌只能二选一。

张无忌好不懊恼,原本可以通吃的完美结局,现在只落得做单项选择题的收场。

最终他选了赵敏。

芷若落选的缘由,即如张无忌所说,对赵敏“又爱又恨”,对芷若“又敬又怕”。“又爱又恨”不带歧义,常常用于坠入爱河的小儿女身上。但“又敬又怕”却有些费斟酌了。敬者,敬而远之,怕者,耽惊受怕。“敬怕”不适于恋人,那是对长辈才有的衷素。那答案自然呼之欲出了,周芷若比张无忌还小几岁,而张对周竟有“长辈”的心境了。那是什么概念?换成我也一定选赵敏。那简直是一定的。

张、周二人相识于汉水舟中,那时他们还是孩子,两小无猜,芷若悉心照料受玄冥神掌折磨的小无忌,亲自给他喂饭。如无意外,金庸写起来也轻松极了,就安排他俩成婚,省事。偏偏世事难测,江湖难测,人心难测。自她入职峨嵋大门始,心性有所变化。换言之,“价值观”重新树立了。周芷若出身船家,无权无势,纵然师父青眼有加,在峨嵋这间百年民企里,也活得压抑和亦步亦趋。而赵敏则相反,贵为一郡之主,自小玉食锦衣,万物不缺,独缺爱情。

芷若对无忌当然有情,但仅此而已。她很清楚自己的欲求并始终追随内心,那就是权位。因此夺剑取刀,取得秘籍,研习武功速成之法,最终如愿坐上峨嵋总裁的位置。倘若天遂人愿,她还想拉皇帝下马,到时峨嵋总裁不做也罢,直接仿效则天大帝。书中有证:

“韩林儿拍手道:‘那时候啊,教主做了皇帝,周姑娘做了皇后娘娘,杨左使和彭大师便是左右丞相,那才教好呢!’周芷若双颊晕红,含羞低头,但眉梢眼角间显得不胜欢喜。”

当然书中并没有明言,但据此推测,张教主假若不当皇帝,她倒是兴趣颇浓,很有取而代之之意。

张无忌“敬怕”的到底是什么?答案很明显,周芷若的权欲。张无忌武功高,长得不差,颇得女人缘,却对政治一窍不通。一介平民,老实无争,与一个全身上下“则天”因子作祟的人一块生活,这画面也太过鲜血淋漓了。换成我也一定逃离。那简直是一定的。因此就有了“新妇素手裂红裳”。

而赵敏则不同了。

她的目标一样很明确,要的是张无忌。书中说到赵敏给张无忌买衣服的那一节:

“张无忌心中怦然一动,先前只觉她衣饰华贵,没想到蒙汉之分,此时经她提醒,才想到她全然是汉人姑娘的打扮。只见她双颊晕红,眼中水汪汪的脉脉含情,他突然之间,明白了她的用意,说道:‘你……你……’”。

她的用意就是,跟心上人穿同一种服饰,做一名寻常汉家女子。

金庸在《后记》中写道:“我自己心中,最爱小昭。只可惜不能让她跟张无忌在一起,想起来常常有些惆怅。”或许,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但金庸不知不觉地透出一个真相:之所以得不到,皆因有太多执著。不然,一个恋着掌门,一个远赴异域,终究惆怅。

END

遗落的明信片

文/ 江湖传说中帅得掉渣的笔帅

灯下看《王又曾集》。手机忽然传来会婷的信息,说是过几天她从京城来穗,与我一道共检茶经。记得好几年前,她来过我工作室,聊及准备赴日留学,进修幼儿教育。她一贯果毅而深思,虽然我和她鲜少晤会。我说,我们无非有几个晨暮与春秋,能有机会求己所好,那当然是好事。当时隐约知悉,她已有辞行的意思。人生良会,不可多得,负笈远行,此后霜雪载途,渺然烟树,罔罔有感于中。然而突罹疫情,会婷的赴日之行,权暂搁置。会婷说,上次我们会面,是2019年7月2日。我说,你记得真准,我还以为更早一些时。她发给我一张截图,那是2019年7月2日她发的一则朋友圈。我从书柜搜出一本《弄潮儿》,也是上次见面她送我的。翻开扉页,有她的签字,落款日期与她的记忆无误。禁不住似水流年,逃不过此间少年,时间瘦得就像我的钱囊,总不经用。于是总归免不了透支,代价便是双鬓霜前,每一临镜,星星先见。

在京期间,她说给我寄一张明信片,并拍了照片发给我,上面写着几行字:“北平的秋天,遍地金黄,最是浪漫银杏飘落时”,笔迹飘逸又清秀,见字如面,一点也不假。在神话与现实之间,灼灼金子,不可方物。我问,怎么没有拣一枚银杏寄给我么?会婷道:“美得令人窒息,一窒息,啥也忘了,不过我给慕哥带了茶。”寄银杏叶云云,自然是玩笑。我问,这明信片寄出了么?她道,早在一周前寄了。我算了一下日子,怕是遗落途中,至今我仍未收到。山程水程,长亭短亭,望极烟迷水曲,星稀月黑之际,谁也不知这张明信片有过什么样的经历,自此东西南北,燕踪鸿迹。

巴以冲突正酣,某些朋友问我对此的看法。我不喜议论,便彩铅画了一幅画:大山之麓,江河之滨,一间小屋于山下,门前留一片空地,再题了高适的两句诗:夕阳连积水,边色满秋空。朋友不明所以。其实我是仿绘丰子恺的原作,丰子恺原作的标题是“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语出常建,唐朝人。唐朝那年正值安史之乱,百姓流离,诗人希望朝廷能和少数民族政权化干戈为玉帛。天涯静处即辽阔而安静的边远之地,当那里的战争阴霾散尽,日月的光华便可以照彻寰宇。到了丰子恺的那个年代,依然还是宫阙万间都做了土,日寇来袭,丰子恺不得不颠沛辗转,“天涯静处”成了心中极奢侈的愿望。不料会婷看后便嚷着给她画一幅,择日亲自过来取。

腹案打了两天,画了一幅《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江河逶迤,两岸山峦崔巍,一株粉杏倒映;山脚一处楼台,朱栏黛瓦,楼下绿柳如烟。楼台有两人坐着,举樽对饮。想来他们间别多年,一旦重逢,其间为顺、为逆、为通、为塞、为梦寐,说到尽兴处,如泉鸣谷应,如风起波兴。这当然是我的痴想,画是我画的,画中这两人却未必作我所想。

在京城脚下转悠之前,会婷游历了一趟张掖。她偶然眺瞻,塞鸿秋影,客舍青青,到了夜深,风一更,雪一更,或许她一个转身,一篇盛大的散文,化成一阕正恁凝愁的八声甘州。当癸卯年的十月十一见到她时,征衫犹带烟尘,略显倦色,而眸子炯然。她递给我一盒茶,说银杏叶没捎上,茶可是有的。我笑她自由身可贵,周游列国。她说,我裸辞了,才有这么任性。原先她在一家企业任职,深得上级赏识,然而其中人事纷营,忧愁之感,忽从中来,便果断离职,游历了西北一带,借一借大漠风沙,涤一涤止水的心境。在赴日留学之前,会婷曾主修过幼儿教育,并颇有心得,有一年她从事一家教培机构,利用她的教育理念把这家机构带上了轨道,实现了盈余,更令她感到愉悦的,是能够与小朋友一起玩耍。一份可以唤醒和感染其他人的工作,是她始终所喜的。驰世味之乐,不如反本归根。诚然,教育是伟大的,但教育也是得接受平庸的。

我记得前不久,有一位校长跟我闲谈。他说,近日东莞与郑州的两位老师轻生跳楼,我感觉我坐校长位置一天,就增一天的愧疚。语短情哀,意悲而远。我一时无从抚慰,只道,别这样,您其实做得很好,缝缝补补当不易…他突然打断我的话:对,缝缝补补,这是你给我最大的褒奖。

每年我的生辰,会婷都会给我寄书,说这个仪式不能少。我惭愧得紧,毕竟虽然做书这么多年,却成就寥寥。一代有一代之宿命,一人有一人之性情,混迹此间,工余闲读几句,仅求此一刻的快意。今年会婷赠我一本《南村辍耕录》,扉页有其签字:偶然相聚,最是人间堪乐处,于道各努力,千里自同风。《辍耕录》的作者南村先生一生无意功名,教书育人,洒脱不凡。明太祖召他做官,他托疾固辞。那是明太祖多事了。忽然忆起会婷给我寄的那枚明信片,假如收到,那现下应该夹在《辍耕录》里了。

END

戴慕竹:父亲的“情书”

念高中时,我的英文成绩几乎都在死亡的边缘徘徊。有一回,父亲说倘取得80分,就依我一个愿望。于是我孜孜矻矻地挑灯苦读,两个月后拿下了父亲期望的成绩。诺言自然兑现,2000年10月24日他一早跑到书店,买来我相中已久的《卡夫卡情书——致菲丽丝》。我宁愿相信自己能中一千万的彩票,也无法相信我的英文成绩竟被一位德语作家救赎。而大概连卡夫卡本人也会觉得此事相当荒诞。这本书大约400页,我断断续续啃了两个月,读完最后一个字时,书桌窗外的那株树的枝丫已敷了一层秋色。

后来我到外地求学、工作,晃眼十多年流过,《卡夫卡情书——致菲丽丝》一直插在书架上。偶然在架子前逡巡,目光定格在这本书的蓝色的书脊,抽出来翻阅,书页的边边角角沁出斑斑点点的黄。从前的日色慢,车,马,邮件都慢,一个学期下来只够读一两本书。然后再慢慢忆起与父亲那次奇怪的约定,他根本想不到我的愿望居然是一本“情书”,而且是卡夫卡的情书。他是理工科出身,自然对卡夫卡一无所知,而恐怕连卡夫卡本人也对自己仅有一星半点的所知。他是个没有历史感的幻想者和没有现实感的神秘人物,换个通俗的说法,就是没有“存在感”。唯一能让卡夫夫意识到自己还活着的时刻,只有写字。目光和手势,观察和反映,梦幻和阅读体验,强烈的情感如痛苦、厌恶、憎恨、热爱和恐惧,在他那儿只能通过日记传达出来。

于是“父亲”“情书”“卡夫卡”等意象在日后的时空中组成奇特的交集,乍看毫无瓜葛,实则千丝万缕,都是值得深藏的旧梦。

卡夫卡的父亲赫尔曼,专断暴躁,他认为卡夫卡会继承他的强势,但卡夫卡敏感而柔弱。这惹怒了赫尔曼,认为卡夫卡的身上看不到自己的影子,也没有自己潜在的因子,于是他便蛮横地涉卡夫卡的生活,妄图把卡夫卡改造成自己的影子。在这位“暴君”统治之下,卡夫卡终身与“恐惧”相随。

卡夫卡在《致菲丽丝情书》中提到最多的一个字眼,是“恐惧”,恐惧外部世界对自身的侵入,恐惧内心的世界的毁灭。他把写作视为自己人生最大的追求,是维持他生存的形式,只有当写作顺利时,他才有力量活下去。他不厌其烦地重述这一点。1912年11月他对菲丽丝承认:如果他在“无创作的时间”与她见面,他就永远不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接近她;但万一他处于创作力旺盛的时间,他又决不会把精力浪费在“活着”上。只有当卡夫卡置身于创作中时,他才置身于真实。然而恰恰又是写作使他产生了巨大的恐惧,写作成了为魔鬼效劳而得到的奖赏,是一种带来死亡的恐惧。他渴求爱情,渴求建立家庭,然而也正是由于恐惧,恐惧爱情和家庭会使他失去自由、影响他的写作而迟疑并几次解除婚约。

1912年8月13日,卡夫卡经过马克斯·布罗德认识了来自柏林的菲丽丝·鲍尔。不要被卡夫卡拘谨又木讷的外表欺骗了,他就是“撩妹”中的扫地僧。认识人家姑娘不到几天,便写信道:

“即使我的三个经理全部站立在我桌子四周并且看着我下笔,我也一定会立刻给您写回信,因为您的信像从云端向我降落下来,我已经白白向那儿翘首盼望了三个星期啦。”

从最初的见面,到1917年10月卡夫卡与菲丽丝最终解除婚约为止,他们的关系维持了5年,其间两次订婚,又两次解除婚约,充满了希望、欢乐、挫折和痛苦。卡夫卡一生虽终身未娶,但他内心深处却充满着恋爱的激情,对爱情和婚姻有自己的独特的理解和看法。他实际上是以很高的标准来看待爱情和婚姻的,忠贞不渝、互相帮助和体贴的。他所依据的楷模,就是他父母建立在犹太教基础上的牢固姻缘。而他天性中的胆怯、虚荣、孤独、犹豫、绝望的特点,注定了他终身都是单身汉。

《致菲丽丝情书》是卡夫卡在5年时间中写给菲丽丝的信件,全部共有627封,菲丽丝保存得相当完整。凭借信件,卡夫卡不仅充分表达了爱情、婚姻的理想与矛盾,而且也进行了大量的自我剖析。文笔非但不香艳,还冷酷到令人窒息。菲丽丝单纯、开朗,卡夫卡曾把她描述成“一个幸福、健康、自信的女孩。”与卡夫卡分手后的第15个月,即1919年3月,菲丽丝嫁给了一个柏林商人。

我的父亲没有赫尔曼的专制,反而很“宽容”,宽容到我只要不变成混吃混喝的二流子而变成其他都无所谓,宽容到临近高考还给我买一本“情书”而从不过问其它。这一点我倒蛮感激他,享受放纵自由的年少时光。不过他倒是不准我读太多闲书,说是影响成绩。我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在去高校的途中,父亲与我同行,彼此很少说话。列车一路晃晃悠悠,他的脸上始终挂着微笑。这令我忆起当年他将《卡夫卡致菲丽丝》递给我的情景,脸上也是挂着微笑。至于卡夫卡,他一直提醒我活着要像一个人,而不是一只虫子。卡夫卡于1924年病逝,身后空留千秋盛名,却于他无半点关系。三十六年后的十月,菲丽丝在美国辞世,也没带走卡夫卡的半封信件,相爱相离,物换星移。

往后的生涯,我奔劳谋食,鲜少在家,虽私负所抱,期终有用世之一日,奈何大道多歧。夜间独坐书房,瞥见那蓝色书脊,那父亲的双鬓,就在无意间忆起。

END

戴慕竹:中午吃什么


早上我一般不会纠结吃什么,无非包子和馒头,如果久而生腻,那就点缀粥和肠粉;晚上的膳食我也没太多讲究,工作劳累了一天,煎个蛋,煮个面,再烫几根青菜,也能解解乏。唯独太阳在子午线上方的时候,就确实颇费踌躇了。那是承上启下的一个时间段,上午的能量消耗殆尽,下午的弹药亟需补给,吃什么,就成了大问题。而恰恰加缪也发话了:在思想的正午,反抗者为了承担共同的斗争和命运,拒不接受神性。这么一来,沾上一丝哲学意味的“中午”,就不仅仅是吃什么的问题了,而是“怎么吃”了。


以下是我今年生日收到朋友赠送的“生日书”,照例作文记之:《记得当时年纪小》《文征明集》《容斋随笔》《黑客与画家》《天风阁词选》《梁思成的作业》《中国知识分子十论》《唐才子传校注》《唐语林校证》《百年孤独•复刻版》《畅销的光与影》《陆机集校笺》《抱朴子内外篇校注》《内观》《游彪•宋史三部曲》《魏晋南北朝》。

或许是前一天下单的关系,我收到书的时间大都是在次日午时,即如这本《记得当时年纪小》。六本盈掌小书,童年自述《底色》,两册童谣绘本《月亮粑粑》《月亮走,我也走》,三册无字书《记得》《好风轻轻》《我们的故事》。传统的中国经折装,探索中国人的心灵原乡,寥寥数笔,言短意长。我所看见的,是每一个人内心深处的那个小孩,那抹底色。以《底色》始,以《记得》终。只要记得“底色”,哪怕置身于路漫漫天渺渺,亦不失本心。女友说,打开这本书可以忘掉时间,只记花开不记年。另一本《黑客与画家》,也是午时到的。书的腰封上赫然写着“美国互联网界如日中天的教父”。放在平时,只要标着“教父、教母”之类字眼的图书,我都会把它买来亲自丢进垃圾桶。但这本书例外,因为作者格雷厄姆是一位想当画家的程序员,我心一软,便放过他了。“画家”没那么好当,假如世上的凡高多了,那画也不值钱了。可格雷厄姆并不明白这个道理。从哈佛拿到博士学位后,就蜗在纽约的公寓里,但艺术女神并不愿意与他同居,日子过得困窘不堪。他不得不祭出他的原生专业,给别人编程,挣一点生活费。后来他终于想通了,也实在熬不下去了,就成为腰封上的那句话的注脚。

在收生日书的期间,也是上海疫情肆虐之际。偌大一座魔都,众生百相。据闻,在上海闵行区有一对夫妻,疫情爆发后一直栖寓在出租房,冰箱里的食物日益减少,最后剩下30只饺子。有一天中午,妻子突然发现,丈夫鬼祟地躲在阳台,似乎在做着什么事。她凑近一看,错愕立时,然后双腿发抖。原来丈夫捧着碗,在起劲地咀吞着饺子,双颊鼓起,一脸狼狈相。而这30只饺子,还是妻子亲手包的。丈夫怎么也想不到,在这个“正午”,犯了“怎么吃”的毛病,碗里的饺子竟成了“断头饭”。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在缺粮断水的灾难期间,书不但不是必需品,甚至连调料品也不是。这个真相,比疫情还可怕。有时候我会觉得,有一部分读者根本不配拥有那么好的作家。

生日那天,老妈照旧给我发一条信息,让我早上煮两只鸡蛋。女友晚上整了几道小菜,平常日子,浮世清欢。李叔同圆寂时,书四字“悲欣交集”;八指头陀临终前有偈:减余钵中食,息彼人中争,此身尚不有,身外复何营?人间值得,无非那层纸没有捅破。佛本多情。

戴慕竹:年底头发又长了

一年一瞬。忆起2021,惟剩虚苦劳神,不得不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所谓明天会更好,亦不过是一碗毒鸡汤。明天怎么可能会更好?人生有限,未知无限。有不可预测的天灾以及躲也躲不掉的人祸时时在旁窥伺,因此明天不可能会更好。2020展望2021,以为庚子一过即是太平年,其实新冠依旧肆虐。明年有明年的雪,明年的霁色,明年的永无休止的阳光,还有明年数不尽的生机。可惜这个“明年”,都只是斑斓的幻想。真实的情况是2021年我遭了一场变故,混迹泥淖,心绪颇坏。引领人类追逐前行的,无非两种动力:兴趣与耻辱。我属于后者。

满目山河,落花风雨。在后疫情时代,活着即伟大。每一个活下来的公司,都是这个国家的功臣。鬼知道我是咬碎了多少颗牙才死撑到现在。今年有书号的书,才做了三本。分别是《三轻整脊》《耕心斋吟稿》《阅读星辰的那个午后》。其心得与体悟,前几期公众号已有刊布,今不赘述。其余光阴被琐事耗尽,既无闲暇读书,亦无心绪买书,浑浑噩噩地被时间辗过。最揪心的当属等待了。即如《戴口罩的春天》一书,据出版社说,为了参加2022年民生读本的评选,书号的申请只能在来年春节之后。而此书着手于去年,春风两度,尚未付梓。事情本身并不困难,困难的是前面的工夫已经做了,只剩等待。而再也没有什么比无尽的等待更能体现了人生的荒诞了。前几年读《等待戈多》,竟然没心没肺地笑,简直把它当成一幕喜剧。为了等待戈多,人们忍受着乏味无聊、日日轮回的生活,忍受着恶人的欺凌与朋友的冷眼,忍受着无边无涯的苦难、无处不在的罪恶,忍受着寂寞与生离死别,不管今天有多么痛苦,依然相信明天的日出唤醒清晨,大地光彩重生。然而,“戈多”并不存在呵。

在写这篇公众号之前,我在读着绥青的《为了书籍的一生》。

这是重读。

初读于七、八年前。当我身处阴翳,压抑而挫沮,都会重读一些旧书。那些旧书里,有现在丢失的灵魂。总有人问我,你手上的书,读得完吗。读书有三种状态,在读,重读,未读。更有人问,未读怎么能说一种状态?我说,未读是一个期盼见面的约定,或许今年,或许明年,或许未来的某一天,总归见着。这中间的过程,不就是一种状态么?

而重读是见故人。久别重逢的把盏,即使悲欢各不相同,却也可以在灯下罄叙阅尽天涯的沧海事。看一看绥青离开农村初到莫斯科的情景,我又会想到莎士比亚初到伦敦。据说,莎翁先是在剧院门口为客人们照料车辆,继而进入剧院,最初是为管事的打杂,随后开始编剧,那些不朽的剧作,竟成了人类的瑰宝。绥青走的路子也相仿:一个出生于沙俄农奴时代的农村小孩,不曾受过什么高深的教育,全凭个人的爱好,个人的理想与志愿,被苫盖,蒙荆棘,在短短的数年内就开了书店,设了印刷厂,成立了自己的出版社,结识了当时知名的进步作家,最后他所出的图书,出版量竟然占全帝俄所出书的四分之一。在长达50年的出版生涯中,他甚至没有经受什么大挫折。他的人生梦想和追求都很单纯,无非是“要让人民有买得起、看得懂的思想健康和内容有益的书。要使书变成农民的朋友,变成跟他们接近的东西”“把昂贵的书的售价减低,把廉价的书的质量提高”。

我始终相信出版是一门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艺术手段,而有些出版商只是用它来增加银行存款的数字,世界顿时变得面目可憎起来。他们有一套自已的公式。去年有一个出版大亨很是得意地跟我说,打造畅销书有规律可循,找到一个写手,列一份时下的热点,加一点五颜六色,再铺一层鸡汤金句,然后印刷包装即可。他翻了翻我出版的书,说道:“你的书只适合收藏。”每个人都有他生存的哲学,我是十分感谢这位大亨对我的肯定。毕竟,纸寿千年,而书却是易朽之物,能够被“收藏”,也是一件值得荣耀的事——虽然我的出品离“收藏”的境界还远着。

做一本长久立在书柜而不被下架的书,是我从事这行以来最深切的愿望。《五灯会元》记载白居易喜爱参禅拜佛,唐元和年间,他慕名拜偈鸟巢禅师。白居易向禅师请教:“敢问师父,如何是佛法大意?”禅师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白居易不以为然:“大师说的这些道理,连三岁的小孩子都知道!”禅师听后,莞尔道:“三岁的小孩子说得,八十岁的老先生行不得”。可见知易行难,而我的这个愿望的落实,怕也是要步步为艰。

生活中只有两种悲剧:一是没有得到我们想要的,一是得到我们想要的。我不得不来,亦不得不走,写读生涯纵然微有虫蛀,却更见岁月深情,其中滋味千千缕。

2021年12月29日

戴慕竹:666位读者买了这本书

《阅读星辰的那个午后》历时一年有余,终于“生”下来了。因印数少——限量印刷666本(每一本的后面都有编号)——精装烫金,成本高,因此,书很珍贵,统一只卖不送了;且量少,亦不打算上架当当。购书的朋友可以忽略以下一大段文字,直接拉至末尾。谢谢。

早在《阅读星辰的那个午后》面世的半年前,已有不少朋友纷纷转账,提前预购。此番盛情,我自然铭感五衷。对于他们,诗歌并不是必需品,那纯粹是发自肺腑的支持与帮助。往大一点说,就是只认准“我”这个品牌,从我手中出来的作品,都是精品。只是让他们失望了,浮浮沉沉寒暑更迭,精品竟告阙如,倒是白发徒然长了几茎。
有时深思,现代人或许并不缺钱,而是缺时间。他们可以利落干脆地买一杯二十块的奶茶,却断然不会买二三十块的书。喝奶茶可以即时得到快乐,但读书只能带来乏味。读书是要耗时的,而且是一整块、连续而不被打扰的优质时间,没有这项保证,读书如同嚼蜡。那么,我做的这本书的内容,是否值得读者同时付出金钱和时间的代价?

继续阅读“戴慕竹:666位读者买了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