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琦:无常之人生与旷达之东坡

苏东坡是中华传统文脉中一个极为重要的人物,与屈原、陶潜、司马迁、李白、杜甫齐名。李泽厚说,苏轼对于中国美学最重要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他的诗,他的词,他的文章,他的书法,而在于他旷达的人生境界。所言甚是。 继续阅读“蒋琦:无常之人生与旷达之东坡”

蒋琦:闲言碎语之2017年

蒋琦:闲言碎语之2017年

2017年马上将成为历史。多年前,当我遥望1997年盼望香港回归时觉得那么遥远,20年的时光简直是飞一般逝去。这是我把自己的人生模具化的20年,随着生活的惯性不由自主地往前走。当岁月的年轮把我带进一个崭新的阶段,除了惶恐还有坚定。

匆忙的岁月,来不及回味,来不及展望,只能任日子日复一日地飞逝而去,活得麻木又有些钝痛。李开复说,我们是用时间去换取才华,时光逝去而才华却没有增加那就是虚度光阴。人生已过了大半,才华还是那么浮浅,我到底虚度了多少光阴? 继续阅读“蒋琦:闲言碎语之2017年”

王博远:六镇之乱

北魏六镇之乱,究其根源,是因为北魏之前汉化过快,使得北方汉化未深的戍边将士被迅速边缘化,由此产生的打破既有汉化进程的反向平衡。我们读历史会知道,无论是哪个方向的运动,都很难用对错这种是非判断给出定论,汉化本身没有太大问题,但过快的单向运动一定会带来社会承载力失衡,由此要由剧烈的反向运动加以平衡。六镇之乱后,平定叛乱的尔朱荣进京,由此引发了著名的河阴事变,太后皇帝以及数千王公大臣被尔朱荣诛杀。读历史书读第一遍的时候,会认为尔朱荣过于残暴,实属董卓在世,其下场有以也。然而书读百遍之后,会有不一样的答案。任何历史事件,在其背后的决定性原因之外,一定会涌现出众多的表面现象将该决定性原因加以遮掩,使得该因素得以孕育发展,最终促生该历史事件的必然发生。对于六镇之乱,表面现象上是胡太后淫乱后宫,弑帝立幼,诸位大臣助纣为虐,促成叛乱发生。虽然没有上述现象,六镇之乱也必然发生,但是既然已经发生,从现象上建立这层因果关系也没有问题。因此在平定叛乱之后,尔朱荣便面临一个选择,是要继续维持这个千疮百孔的官僚体系,还是摧枯拉朽破旧立新,即便新在很多方面不如旧。从这个角度来看,只能说该反向运动过于残酷,代价过于惨烈。但是,对于被杀戮的数千王公大臣,也很难说自己是无辜的。正如对于计划生育强制堕胎这等反人类罪行,面对即将到来的偿还周期,一个冷漠的旁观者可以辩解称自己没有亲自动手参与强制堕胎,但若是辩解称自己是无辜的,则实在是说不过去的。六镇之乱后,北朝分裂并最终实现汉化,而南朝在侯景之乱后衰落,因此对于六镇之乱,也可以从某一层面上理解成进化前剧烈的自我清洗。

关于马头娘的美丽传说

马头娘,别称马明王。相传是马首人身的少女,故名,是中国民间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蚕神。汉族民间的桑蚕传说,流传年代久远,地域广泛,最初见诸于晋·干宝的《搜神记》:

20150420

旧说,太古之时,有大人远征,家无余人,唯有一女,牡马一匹,女亲养之。穷居幽处,思念其父,乃戏马曰:“尔能为我迎得父还,吾将嫁汝”。马既承此言,乃绝缰而去,径至父处,父见马惊喜,因取而乘之。

马望所自来,悲鸣不已。父曰:“此马无事如此,我家得无有故乎?”亟乘以归,为畜生有非常之情,故厚加刍养。马不肯食。每见女出入,辄喜怒奋击。如此非一,父怪之,密以问女,女具以告父,必为是故。父曰:“勿言,恐辱家门,且莫出入。”于是伏弩射杀之,暴皮于庭。

父行,女与邻女于皮所戏,以足蹴之曰:“汝是畜生,而欲取人为妇耶!招此屠剥,如何自苦。”言未及竟,马皮蹙然而起,卷女以行,邻女忙怕,不敢救之。走告其父,…后经数日,得于大树枝间,女及马皮,尽化为蚕,而绩于树上。……邻妇取而养之,其收数倍,因命树曰桑。…今世所养是也。

这是一种很饶兴味的文化现象。以蚕丝为主要原料的丝绸,是古代对外文明交流的工具,也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始发地。中国作为世界上最早养桑种蚕的国家,对于蚕丝是如何被发现的问题,千古流传着的美丽传说给出了目前最具影响力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