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礼立: 2017,我读过的一些书

NO.1

那个办法就是 “选择另一条路”。 记得,一定会有办法的。

的确,边做边完善解决问题的方法比一味蛮干要有效得多。把问题看做是财富,“只要用心,人生总会有办法。

NO.2

真有那么多的特色小镇?

特色小镇对21世纪的中国发展是一个新生事物,通过全社会各个层面的耦合,利用信息科技手段突破我们传统心智和认知,传承与创建直击人心深处的文化,让我们的生活从智慧走向幸福!

NO.3

未来要靠我们所有人共同书写!

人们都喜欢故事,喜欢听,很多人喜欢讲。 “故事有助于我们形成分享信息及接受信息的恰当方式。作者的启示:我们“可以害怕未来,也可以拥抱未来,抓住机遇去发现一条更好的道路,从而实现生命的价值。“ 毕竟,未来不会依然如故。

NO.4

当机器拥有了你我的思想,人类的永生似乎就可以实现了么?

虚拟现实对很多人而言还是一个新事物,好比讲故事或者书籍一样,由数字化沉浸式虚拟现实是我们人类状况的新篇章,它驱动着我们的变革。 对社会的发展,对人与人的交往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NO.5

美丽新世界 严肃新问题

按照李彦宏的解读,在这幅壁画里,米开朗基罗藏进了启蒙的密码 - 上帝就在人类自己的大脑中,是人类自己启蒙了自己 !

NO.6

高科技需要基础科技的支持与保护

作为一本应用性的经管书籍,在分析未来智能电力系统的应用时候,作者还是非常努力的在罗列现有以及潜在的大数据应用场景,力求从全方位,多角度来展现数字对电力行业带来的深刻变革与宏伟蓝图。

NO.7

难得糊涂

矛盾而有美好的世界,全在这百张的图片里面了。翻翻,您会有很多感悟和思考,难得糊涂。

NO.8

没有过去,没有未来

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当下,甚至有很多人永远也无法领悟“当下”的意义。但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成为那种人。在路上,有30分钟,可以翻阅思考。

NO.9

我们离 “自己的肉身,自己做主”还有多远 ?

未来的医疗生态体系完全可以在患者的参与戏重现解放,并形成全新的模式。从医疗信息化的角度来看,技术创新到临床采纳平均需要17年的时间,在接受这场医疗数字颠覆性的变革之路上,我们需要每个人的参与。

NO.10

打开所有人的心是非常重要的途径

从小,我的想象力就非常一般,画画从来就和我很遥远,但一致知道绘画是一种心情的写照,一种性格倾向的表达,和潜意识的思维。 在作者这本书中,我见证了这一切理解。 心理画,给了我们一把打开所有人的心的钥匙。您可以试试。

NO.11

读后有一种觉醒的味道

林清玄: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障碍。现代社会的机械,很少有人能有安静地方和时间来安身立命。 好的东西尚应舍弃,何况是不好的东西。 真是断爱近涅槃。

NO.12

生活的花园好大

我认为如果仅仅把《小岛经济学》比作一本经济启蒙书来看待的确是不完整和缺乏深度的。 故事深入浅出,特别是引申与现实的结合,留给了读者很多的空间,而这个创造出来的思考空间的价值实在无穷!

NO.13

团队,我只追求伟大的团队!

未来的中国发展,我们会在更多的领域,逐步从追随和跟跑的地位,从局部的超越走向全球的引领。作者提出领导力不是天生,而是自我探索的结果。 这个自我探索的过程让人们成为更完整、更圆满的人,成为对自我有清晰觉察,并能激发他人最佳潜能的人。

NO.14

与生俱来+后天的勤勉

虽然集合视角的过程不会自然发生,但是我们应该极力去避免依赖鼻尖上的视角。不断颠覆和尝试,分析和调整。坚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持之以恒,建立与周边团队的合作,超级团队最终可以形成超级智慧团队。

NO.15

模式重要,我认为企业顶层设计更重要

离我对这部书的期望有不少差距。案例不少,但读完没有给出太多有价值的可操作性的知识和技能。 不过可以从案例中结合实际的操作一起思考。 可以翻翻的书。

NO.16

企业从不缺数据,我建议大/小数据分析都需要!

全书以小数据分析为基础,通过把14位作者过去15年对数据分析研究的经验与案例 ,不仅仅展现数据分析的一些工具使用,也切中要害地谈到了大数据或数据科学家相关的主题。 即时是一本通俗的统计学方面的工具书,也是企业管理的参考书。

NO.17

人如果不像机器一样思考,你的未来不是梦!

人工智能是深度跨界的一门学科,极富挑战性。 要在产业化发展的同时,多关注软性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心理学,人类学,哲学,宗教文化等领域,让人工智能发挥更大的应用价值。人工智能未来一定是人类思维本质体现,延展,融合,甚至是超越。人如果像机器一样思考,你的未来就只有梦!

NO.18

真实的共鸣

是的,这是一本令人沉心,稳坐,不放手的书。篇幅不长,但文字令人遐想。虽然是本旧著,依然和大家分享,你可能有一个周末,需要一本可以闻到旧时的花香,看到古老街景的书。

NO.19

是不是精英的思考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要有思考和方法

书的标题和内容不完全应对。通过这本情绪管理的书,让我认识到在:面对压力山大的生态环境的时候,需要通过正确的思维方式与健康情绪管理,对心身耗竭防患于未然。

NO.20

融合虚实,一定要做到“口是心非 ”

全书从增强现实概论,类型,开篇,阐述了增强现实的应用价值,通过此书可获悉了增强现实技术研究和应用的全貌。 相信在不久的未来,新兴战略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产业可以通过结合资产智能化与增强现实过渡工业4.0,实现中国智能制造。

NO.21

一群人正在监控我们

作者在告诉我们未来最宝贵的资源时数据的同时,揭示了数据中间商都在收集哪些数据和信息,他们是怎样监控我们的。我们又当如何从单方契约中解脱出来,用什么办法,可以防止数据中间商。

NO.22

其实区块链就在你我的身边

2017年的区块链书读了不少,还没有完全掌握和吃透。区块链技术由比特币区块链技术,陆续发展出瑞波、以太坊、超级账本等技术。这本是我读后感觉不错的入门科普书籍,给了5W的基本内容,对后续的区块链的理解和商业应用有不少帮助。

NO.23

注重智造的人文建设

企业的成长与企业家自身的背景和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日本,智能制造这个词谈论的不多,更多的是企业在精益制造等方面的实干与落地。从制造端的生产力需求转型为用户端的价值需求的过程中,我们从生产端向消费端,从用户端到定制化产品与服务,从全供应链的协同优化实现,实现对新价值创造的永恒追求和最大化。中国智能制造需要以打造制造业的文化为目标,培养“三识”兼备、“三识”俱佳的制造业文化人才,实现智造的创新与转型。

NO.24

“剧透”的历史!

这是雪珥老师中国改革史系列”中的一本。 正如老师的比喻,追寻历史真相如盲人摸象,全书读来让我对这段既熟悉又陌生的历史多了一份感悟。

NO.25

人类生活会可以因为AI而更美好么?

感谢邦昌院长的赠书。人工智能(AI)时代的来临,我们所有人都面临着随时失业的可能,医疗产业也面临着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局面。 AI正在颠覆我们传统医疗的社会共识与实践的同时也在积极构建我们对现代医疗的概念和憧憬,这里涉足一系列临床应用以及诸多医疗领域,特别是医患关系。我对人类与AI 共生的长久未来表示基本乐观,但也认可不少医疗健康的传统工作将会因为人工智能遭到淘汰。

NO.26

特殊的魅力与启迪

读过一些阳明学的书,这本书值得一读。 其一,感叹一个日本人可以把王明阳研究的如此透彻,令人折服。 其二, 其学识其专业的精神非常赞叹。 其三, 如何在当下,学以致用,从本书中可见一斑,值得学习。

NO.27

创意来源与创意

信息化艺术家,这可能是我最想给自己起的一个职位。 艺术是通过不同方法把观察到的信息保存下来的途径,信息与数据作为传承的对象的话,这方面的从业人员,应该也算是艺术家吧。

NO.28

我们做企业,做学问,为的是创新,而不是竞争

本书没有给出非常强逻辑的归纳,但是书中的70个企业背后的商业革新之旅足以给每一个企业家和学者足够的素材去思考。 这些故事不设框架的表述方式,恰恰是引导我们进入开放的思考,这也是创新的本质之一。

NO.29

青山依旧在

效率与公平要兼顾,变动与稳定要协调,万物阴阳要平衡。中西合璧谈何易!水火岂能相容?明知可为而为之,这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这本书仅是这种努力的尝试。这是我在2011年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的一本关于信息服务管理(ITSM)方面的书。在新项目与知识的驱动下,拿出来又回味了一下,在此也分享给大家。

NO.30

我认为:心静是一种能力

喜欢作者讲述深圳朋友的那一段,我们不仅仅需要用心觉察自己,但更需要拥有内心的安然与从容。 活在当下,举重若轻,玉树临风 !

NO.31

能源是一切革新的开始与永恒的基础

高科技需要低科技的支持,更何况能源自身就充满了高科技的产业。学习本书的目的当时是为了做项目而购置的一批关于能源互联网方面的书籍,特别是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有了基本的了解和学习。

NO.32

拥有自主能力是“银发”美好生活的代名词与目标

由于老年人拥有不同的年龄模式与不同的生活经验,加之他们在逐渐衰老的过程中,又不断地产生对自主能力的强烈需求。衡量老年人的自主能力的常用方法是界定其日常生活的自理程度。在看待银发产品创新问题,我主张将自主能力即一个人尽可能独立地自由决定和管理自身生活的能力,视为银发用户的需求核心。此原则可以做为银发产品与服务创新的指导原则。

NO.33

软件定义生命: “一个世界一朵云 ”

这是我和挚友罗奇敏先生在2017年初出版的著作。 我们认为:实现所有这一的都由软件来定义,所以数据中心将出现在云计算平台支撑核心的过程中,软件化将带来一次空前绝后的大变革。此书历经了近3年的时间,出版后又读了几遍,感叹科技发展的速度。 这是一本迟来许久的书,希望你能接受不完美的它。感恩所有朋友的指导,关照,谢谢大家。

NO.34

DevOps既是一个特色也是一个范例

DevOps的存在已经存在相当长的一段日子了,不过,最近在很热。 我把它看做一场“运动”,道理其实很简单,因为它是一种IT的新方法或新思维的时髦代名词。如果首席信息官或IT团队想要将DevOps的价值最大化,信息管理服务可以结合DevOps进行调整以适应这样的工作氛围。

NO.35

消费者不再是营销想法的被动接收器,全渠道的核心

今天,消费者的购买决定和消费方式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企业需要关注的,就是消费者体验的质量,而消费的质量来源于品牌的管理和创新。互联网的环境,让我们很多企业家都意识到,今天的大量的工作是彼此平行交叉的,奇思妙想可能来自众包的创意平台,再也不是企业内部营销和创意部门的独家产品。

NO.36

智能制造,不是制造业的全部

制造业信息结构概括起来分为两层,一个是管理层,一个是自动化层。从经营管理,生产执行与控制三个纬度来实现决策支持、管理、生产执行、过程控制以及设备的连接与传感。制造业中大数据分析是指利用通用的数据模型,将管理层与自动化层的结构性系统数据与非结构性数据结合,进而通过先进的分析工具发现新的洞见。

NO.37

您相信您的眼睛么?

梭罗曾经说过,“重要的并不是你在看着的,重要的是你所看到的。“ 我们可以看到的物质非常有限,如何通过数据的可视化来给我们提供更佳的展示视角,本书给了我不少启发。我相信人的理念决定了你所看到的世界,信仰很重要。

NO.38

从货币到支付,控制与反控制

这本书读得很快,除了翻译文笔不错之外,对于支付在互联网的作用和战场的理解与感受也加速了读书的节奏。如果可以就支付本身如何成为企业战略,如何落地战略的方法有多些笔墨,那将更好。

NO.39

把工业大数据讲清楚道明白了的书

上面这句话是网上对此书的评论,我也有此感受。此书为李杰教授继《工业大数据》一书之后的又一力作。教授用真实、有效的案例分析大数据应用对制造带来的切实有效的帮助给了我很多启发。 学习工业大数据的思路,这本书值得您一读。

NO.41

一种工具 一种思维 一种模式

很多人第一次了解AI是从大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2001年第一次以AI为片名的电影,不少人对AI的理解停留在科幻的境界。而剧中的智能机器人在寻找养母的艰辛历程中,为了缩短机器人和人类差距而奋斗的故事让我们有必要去了解人工智能-AI。这本书读了一段时间,断断续续。当然,翻译如果好点的话,估计可以读得顺一点。 以后可以考虑买本原版的为好。

NO.42

道可道非常道 不带标点符号 您自悟

曾老师是我的偶像,老师的作品我都有接触,新书旧书都会拿出来翻,每次都有不同的感悟。

NO.43

FinTech 应该马上会有3.0了

5+5=10, 但答案等于10的加法有无数个答案。创意逻辑上是无限的,但我们的切入点要明确,那就是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创造更好的消费者体验。所有的企业都应该去重新思考如何与顾客交流?都要去问问自己的团队,我们到底要创造什么样的体验?如何去创造和实现这一目标?

NO.44

人生:是一份运气,更是一份主动

这是我的2017年的第二本书,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的各位老师,感谢各位制造业的朋友对我的指导和帮助。 对于未来,每个人都是个未知数。在世事无常的世界,人类追求的终极就是信用,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在数据的转型帮助下,我们要实现从资产设备到制造全环境的信用了解,通过制造行为推导出制造的信用值,然后以此支点,能力为杠杆。我始终坚信,能够实现智能制造强国之路“中国梦”的,一定是那一份主动而不是运气。特别感谢我的夫人和孩子们的支持。

NO.45

从供应链可视化到全产业数字平台化是趋势

追求数字化转型而不将重点放在企业的卓越运营管理上,那么企业的战略一切都将是徒劳。我们看到供应链中所有成员仍然将效率与安全作为首要运营目标之一,进行优先考量。数字化转型在许多方面是以自动化作为促成科技的自控系统发展的推动力。

NO.46

数字转型 共创新价值链

无论人工智能或互联网科技的下一步发展的结果如何,我认为智能互联网平台要在智能连接的全资产基础上,通过一个统一的运营架构,将运营、数据中心、云计算与用户实现无缝连接。通过互联网共享科技平台,链接价值链的每一个成员,共建价值科技。

NO.47

对高效的智慧化农业的未来充满期待

这本书对我而言太专业了点。基本属于通读,没有非常深入。不过,对智慧农业产生的背景、策略还是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一些案例体验绿色、对农业物联网的应用也有些概念。

NO.48

今天你的资产智能链接了么?

资产是被各类组织拥有或者使用的,具有潜在或实际价值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资产的规范化使用和价值发挥,对于组织特别是行政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转和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收获了2017年的第三本书。感谢高昂博士带领团队倾情打造。

NO.49

会是新的哲学思考

没有量子力学,我们就无法解释世界是如 何运转的。这本书是与张首晟教授交流后,受到启发后买的一本科普书,读读蛮意思得。主要是作者的写作水平高超,把丰富广博的知识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值得学习 !推荐阅读 !

NO.50

长路漫漫 不要太急 悠着点

今天的乌镇让我们看到了大量的技术平台嵌入了AI的付能,但很明显,我们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即使是我们经常会看到的机器学习和神经网络,其实也不过是一大堆函数的组合。所谓数据训练,也只是让计算机通过先有数据生成函数,从而对未来类似的数据作出判断。

NO.51

我认为人老后的尊严更加需要呵护

这可能是2017年我看得时间最长的一本书了,应该有8-9个月的时间。除了对行业的陌生之外,读得慢主要还是因为书的内容非常吸引我。在纳米机器人全面接管我们的免疫系统后,疾病和衰老将远离人类。估计不久的将来我们很快可以实现“永生”,但是,养老问题就会愈来愈重要了。

NO.52

“人像机器一样的思考”将是人类的终结

在人工智能科技不断強化自我意识高速发展之下,未来人像机器一样思考很有可能将导向反乌托邦社会。因此,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不是一句口号,它需要有更多的人性与科技融合的价值思考。

作者: 张礼立

张礼立简介: 博士、上海市海外经济技术促进会秘书长,浦江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兼秘书长、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理事、中国人民大学CIO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市侨联青年委员会常务理事、上海信息化中心专家成员、上海市浦东新区智慧城市研究院研究员、盘古智库学术委员,智慧城市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慧能源专委会委员、《大数据周刊》编辑。著有《IT服务管理新论-中国式智慧和西方文化整合的研究》、《大数据时代的云计算敏捷红利》、《软件定义世界》、《智能制造创新转型之路》、《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标准化实践》等。2016年中国信息产业年度经济人物、上海市侨联十大侨青创新之星等。 欢迎关注张礼立博士个人公共号【观察立】微信号 : lzview

《张礼立: 2017,我读过的一些书》有3个想法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